1967年,一个妇人在一家医院逝世,无人替她收尸。过了几天,她的一个朋友看着遗体说:你居然是这个下场!"请问谁来为死者处理后事?"护理的声响打破了沉寂。围观的人群面面相觑,没有人应声。过了良久,一位中年女人站了出来,表明乐意担任。这位女人与死者之间,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——她们曾是情敌。命运弄人,终究却由她来为故人照料身后事。死者名叫王右家。在民国时期的上海,她曾是一位令人瞩目的外交名媛。其时的《申报》《新闻报》等报纸常常刊登她到会各类交际活动的音讯,她的姓名总与"才女""丽人"等词汇联络在一起。1920年代末的上海滩,像她这样能在名人圈子里挥洒自如的女人并不多见。王右家出生于湖北的一个官宦之家,她的父亲在北洋政府任职。因为父亲的工作联系,王右家从小在北京长大。与传统官宦家庭的闺秀不同,她天分生动,极具主意。1928年,年仅20岁的她便远赴美国威斯康辛城大学留学,这在其时是极为稀有的。在文学史上,王右家还有另一个特别的身份——她是闻名剧作家曹禺的《日出》中女主角陈白露的原型。这与她和曹禺宗族的根由有关。曹禺的父亲与王右家的父亲是同乡,两家联系严密。曹禺创造《日出》时,以王右家的人生阅历为蓝本,刻画了一个在大时代浪潮中挣扎求生的都市女人形象。1920年代末,她开端频频呈现在上海的文学沙龙中。其时的《新月》《现代》等文学杂志社举行的沙龙活动,都能看到她的身影。她不仅以拔尖的容貌著称,更因其敏锐的思维和共同的见地,在知识分子圈子里获得了适当的名誉。但是,1967年,她因病住进台北的一家布衣医院。没有亲人陪同,没有故友探望,从前的上海滩名媛,就这样悄然离世。1928年的一个黄昏,在驶往上海的轮船上,王右家邂逅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——罗隆基。其时的罗隆基是《新月》杂志的创办人,一起在多所大学任教,是上海文明界颇有名望的风云人物。虽然罗隆基已有家室,年纪也比王右家大了12岁,但这并没有阻挠他们的相遇。在1930年代的上海,文学沙龙是知识分子交际的重要场所。在这里,王右家常常与胡适、等文明名人沟通。她的才思敏捷和共同见地,让她在这个圈子里很快站稳了脚跟。其时的《申报》曾多次报导过这些文明沙龙的活动,其间不乏王右家的身影。1931年,罗隆基的原配张舜琴因故回来新加坡。不久后,罗隆基受聘为南京大学教授,王右家随之前往天津。两人开端了长达7年的同居日子。这段联系让王右家付出了沉重的价值——她的父亲因而与她断绝了联系,直到1944年逝世都未曾宽恕她。1943年夏天,一位名叫杨云慧的女子找上门来,要求取回她与罗隆基来往的函件。这些函件揭露了罗隆基在外另有新欢的现实。这个冲击让王右家决议脱离上海,单独前往英国。两年后回国,她便与罗隆基办理了离婚手续。命运弄人,1948年,王右家在北平与唐季珊成婚。唐季珊是闻名影星阮玲玉的前夫,在商界颇有名望。次年,两人跟着政局变迁移居台湾。在台湾初期,王右家凭借着她的交际才干,活泼在台北上流社会中。其时的《联合报》《》等报纸常常报导她到会各类交际活动的音讯。但是,这段婚姻很快就呈现了裂缝。唐季珊旧态复萌,在外招蜂引蝶。终究,王右家挑选了离婚,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日子费。在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上,已年过半百的她决议创业,但因为缺少经商经历,终究落得个血本无归的结局。晚年的王右家,现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荣。没有了曩昔的财力,也没有了当年的人脉,她在台湾过着清贫的日子。1967年,她因病痛缠身住进了一家布衣医院。在生命的终究时间,她的病房门外没有一个亲人。终究,仍是她从前的"情敌"站了出来,为她照料了后事。